您的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燕山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启用 承德检察机关助力一体化生态保护
时间:2023-06-05  作者:  新闻来源: 承德检察网
大号字

在“6·5”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德市人民检察院、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兴隆县人民政府,在兴隆县国家地质公园隆重举行燕山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揭牌仪式。

燕山是京津冀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地,建设以燕山为纽带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机制,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又是加强燕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举措。基地位于兴隆县兴隆国家地质公园,设有14个生态修复点,共占地1300余亩,投资8900余万元,现已履工356.78万立方米,建设挡堰2.37万立方米,栽植苗木29.57万株。由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德市人民检察院、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兴隆县人民政府共同探索建立了碳汇林片区、生物保护多样性片区、异地补植片区、警示教育片区、法治宣传片区五大片区,集生态司法修复、法治宣传、警示教育等功能为一体,通过责令负有生态环境修复义务的当事人进行替代性修复、缴纳生态修复资金、劳务代偿、异地修复等方式,加强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修复过程的监督,通过办案促使相关责任主体及时修复治理受损生态环境。

会上,四家共建单位的主要领导共同签署了《燕山(承德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框架协议》,达成一体化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的共识,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用好这个基地,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辐射覆盖作用,共同推动“生态示范林”“教育警示林”“碳汇发展林”建设,把基地打造成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平台,全面擦亮承德司法机关生态保护基地这张名片。

“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开展以来,承德检察机关不断探索从县区院协同向一体化检察协作制度创新,积极践行“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多元化协作”的立体化生态检察模式,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大角度协作格局。目前已同北京市密云区,天津市蓟州区,辽宁省凌源市,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喀喇沁旗、正蓝旗及张家口市沽源县等地相邻检察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协作机制,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京津冀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让绿水青山成为承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