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专访 > 正文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硕良勋:做对方向 做好积累 深挖内涵 做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育人能力

发布时间:2021-09-14   来源:   作者:   编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而广大老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在全国第三十七个教师节之际,云顶集团:现推出“教师标兵”、“师德标兵”“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第三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特等奖获得者”系列人物事迹展。展现部分教职工的事迹,以求带动大家,在伟大的新时代,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人物介绍:

硕良勋,满族,博士,教授。中共党员,1994年7月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并留校任教。历任学生政治辅导员、系教学实验室主任、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副主任(副处)、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兼)、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主任(正处)、勘查技术与工程学院院长、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主任(兼)。现任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2018-2022教育部地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理事,河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七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十届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注册地球物理工程师,河北省地球物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致力于计算机及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勘察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从教27年来,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教学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环节、全方面深耕于教学一线;从立德树人教育初心到基于构建主义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探索、从理论与实践教学到目标驱动式教学模式探索、从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式教学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同向化导引式教学方式探索,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平台搭建、学生激励、教师考评、干部培训、质量改进等多节点、全系列进行了积极探索与改革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学院整体育人能力的增强。

做对方向,初心不改。教育承载着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责任。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金字塔尖”,其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而且深刻影响其思想厚度、文化素养与精神品质,是时代的坚实的支撑力量。新时代,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人类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的新时代,智能化形成了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智能化人才成了新时代建设的重中之重,“智能化”人才培养就是方向,担当“金字塔尖”人才培养的初心绝不动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智能化领域的核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办学目标一定要锁定在高水平办学层次上——国家级一流。

做好积累,跬步致远。据中国高校之窗2020年4月8日公布数据显示,全国有近1500所高校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锁定高水平办学层次,是个目标,也是艰巨的挑战。信息工程学院几代人坚守目标不动摇,2006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成为校级重点学科,2010年升级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2年获批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二级学院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2019年获批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深挖内涵,内坚外华。办好专业必须遵循专业知识逻辑的内涵,而且要能够洞察知识时刻更新变化的动态逻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团队深挖专业内涵,紧跟学术前沿,在内部讨论基础上广泛开展外部交流,“弄斧到班门”,多次到“985”院校拜访请教,经不断研讨交流,以国家“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建设目标为导向,逐步形成了立足单机的基础理论、扩展网络的共享、分布式、并行思维、跨入网络智能的新阶段,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良好科学素养、扎实数理基础、深厚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持续创新意识、能够适应新时代专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并以此为引领,影响学院其他专业的发展,带动软件工程专业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离成功越来越近,全院专业形成“智能感知”+“智能传输”+“智能挖掘”的“智能一体化”学科、专业发展格局。